中华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
# 一、修身为本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且能坚守不移,止:完成,停留
大学的宗旨是追求三纲,实现三纲的层级是八目,通达八目的要领是修身--这是所有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 (mò)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 二、仁者爱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汎,同“泛”,广泛
- 众,指一切有生命的人及动植物
- 泛爱众,有博爱的意思
-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感召大家多向德高望重的人学习,积极向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离开了仁德,又怎么配称君子呢?
造次:紧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恕
# 三、天人合一
关键词:不争,自然,顺应天时,物我共生
《道德经》:《老子》《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言》,是万经之王
老子,又称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阳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为而不争的品位,甘处低下的谦卑、勇往直前的追求、推陈出新的胆识、兼容并包的胸襟、刚柔相济的才能
所恶,不愿意去的地方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姓庄名周
天行有常
- 常:规律,规则
天的运行自有规律
《淮南子》:《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模仿《吕氏春秋》而编撰的一本书
有真人然后有真知
有了真诚的人,才会有正确的知
# 四、和而不同
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te)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 谗慝暗昧:挑拨是非、奸邪阴险的人
- 恶(wu):厌恶
- 角犀丰盈:角犀:形容额头隆起;丰盈,形容面颊丰满,古人认为二者是贤哲而能的面相
- 顽童:愚昧无知的人,穷固:穷凶顽固
国语: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 又称 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 春秋末期鲁国史馆 左丘明所作,是中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 周: 周到,体贴,此处指因道义而求取普遍的团结
- 比: 勾结,此处指因利益驱使而结党营私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 生长发育 ,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声一无听, 物一无闻,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
只有一种声音就不会悦耳动听, 只有一种事物就不能多姿多彩, 只有一种味料就不能做成美食, 只有一种物材就不能建成房子
"和" 诸多矛盾食物组成的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同" 与 "和" 对立, 只认同类, 排斥异己的一种思维形态
# 五、以民为本
尚书 上古之书 书 书经 中国第一步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根本稳固国家才得以安宁
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失尔也
获得民心是有方法的: 他们想要的, 就给他们并让他们积聚起来, 他们憎恶的, 就不强加给他们, 仅此而已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人民最重要, 国家在其次, 国君分量轻
四恶: 忧劳, 贫贱, 危坠, 灭绝
四欲: 逸乐, 富贵, 存安, 生育
管子 记载齐国政治家, 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言行事迹的著作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孔子谴责第一个制作人俑来陪葬的人。
# 六、礼义廉耻
四维: 礼义廉耻
礼不逾节, 义不自进, 廉不蔽恶, 耻不从枉
有礼,就不会逾越规矩;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财;有廉,就不会掩饰丑恶;有耻,就不会屈从坏人
然而四者之中, 耻尤为要.
无耻之耻, 无耻也
对可耻的事情不感到羞耻, 便是无耻了
士大夫之耻, 可谓国耻
因此, 士大夫的无耻, 可谓国耻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 敬, 严肃, 认真
君子只要做事严肃认真, 不出差错, 对人恭敬而合乎礼节,那么天下的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淮南子 刘安子 淮南鸿烈 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招引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共生明, 廉生威
公正产生明察, 廉洁产生威信
# 七、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
选取有贤德有才能的来管理政事, 人们之间讲究信用, 和睦相处
男有分, 女有归
男人各尽自己的职分, 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
货恶其弃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地上, 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 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
# 八、好学 力行 知耻
知: 明辨是非
仁: 坚持正确
勇: 抵制错误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慧, 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爱, 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敢
六言六弊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定
人能一之、己百之;人能十之,己千。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别人用一分的努力, 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别人用十分的努力,我用一千分。果真能够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孟子四心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礼也;恭敬之心,信也;是非之心,智也
# 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我国一部由符号和文字筑成的古经,“易” 即是变易、变化的意思。通常认为,《周易》记载的是上古中国人在现代科学未出现之前所依托的一种用于预测未来,决策大事的手段,同时又是讨论和解释客观世界存在及其变化规律的书,又称《易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起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 XXX
默写自己深刻或喜欢原文并解释
我最喜欢的选段是“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最高的善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具有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争斗的品质,它居于众人所不喜欢的低地,因此它接近于道。这句话通过水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水的品质柔和、谦逊、无私、顺应自然,告诉了我生活中不能自私自利,要善于利他,像水一样,善于为他人提供帮助。在要不卑不亢,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尽量采取平和、柔和的态度,而非急功近利或强硬对抗。
《礼记》,原有《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称《大戴礼》。《小戴礼记》即常谓之《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戴圣所编。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